1月6日,苏州大学与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合作共建的“苏州大学—固德威清洁电力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阳澄湖校区举行。苏州大学“2011计划”办公室主任仇国阳,固德威副总经理方刚,总工程师谢胜仁,轨道交通学院党委书记戴佩良,院长史培新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史培新主持揭牌仪式并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轨道交通学院的发展历程及科研总体情况,表示学院将根据中心规划,精心组建核心技术团队,全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杨勇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的背景与目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的研究成果。他介绍,目前协同创新中心有研究人员25名,其中博士9名,高级职称7人,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将围绕新能源发电、交通电气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方刚对苏州大学给予企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共建清洁电力协同创新中心,将实现在清洁电力关键技术上的重点突破,并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365体育投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公司将全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在与会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仇国阳和方刚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并共同为“清洁电力协同创新中心”揭牌。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就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在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新合作模式的探索展开进一步讨论。
戴佩良在总结致辞中对“苏州大学-固德威清洁电力协同创新中心”充满期待,希望充分融合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及产业化方面的条件,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众所周知,在国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该目标将成为一面旗帜引领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创新。苏州大学与固德威成立“清洁电力协同创新中心”, 围绕我国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技术和运行特点,解决清洁能源电力的技术瓶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智能高效绿色电力,为清洁能源发电、并网以及消纳提供关键技术和保障,以技术加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